4月22日下午,北京语言大学博士、黎逸皇家大学语言中心副主任、越南籍汉语教师何蓉蓉在线上开展了“泰国汉语热:教学现状与发展趋势”专题讲座。2024级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院会议室1032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陈香教授主持。

何蓉蓉老师做讲座
讲座伊始,何蓉蓉以视频案例展示了泰国汉语学习场景——一名10岁小学生在餐厅用中文为中国顾客点餐,呈现泰国“汉语热”的蓬勃景象。通过这一案例,她引出全球汉语热的三大驱动力:中国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以及国际汉语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
何蓉蓉老师梳理了泰国汉语教育的发展历程,指出当前泰国已有超过1万所学校开设汉语课程,学习者超100万人,覆盖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她强调,泰国汉语教学呈现“三足鼎立”的师资结构:本土教师占比70%、中国外派志愿者教师以及中泰合作培养的双语教师。
针对当前挑战,她深入分析了教学质量不均衡、教材本土化不足、教师发展受限等问题,并提出五项创新发展建议:职业导向的“汉语+”课程开发、本土化教材建设、教师队伍专业化培养、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以及中泰政策协同支持。讲座中,她通过马哈萨拉堪孔子学院端午节活动等实景视频,展示了中泰语言文化合作的丰硕成果。
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就泰国公立学校与国际学校汉语教学差异、教师薪资待遇等现实问题与何博士展开讨论。
讲座最后,陈香副院长代表学院向何老师致以衷心感谢,并指出本次讲座为学院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泰国汉语教育一线经验,对推动中泰语言教育合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合影
撰稿:刘欣悦
审稿:陈香、王诚文、朱贝
终审:李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