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留学生工作办公室是学校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对外汉语教学单位;也是学校国际学生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学校国际学生的招收、教育、日常管理和服务等工作。
自2005年以来,学校先后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原:孔子学院奖学金)和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项目招收院校。2017年,获得国际中文教育(原:汉语国际教育,下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2018年,通过来华留学质量初次认证;获批“中央财经大学孔子学院奖学金”项目(即“中文+”项目),成为全国首家硕士项目试点院校;获批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学生)授权。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留学生工作办公室现有教职工22名,其中教授3名、研究员1名、副教授1名。教师团队学历结构合理,毕业于国内知名学府,并拥有丰富的海内外汉语教学经验。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留学生工作办公室紧密围绕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积极服务学校国际化战略。在人才培养方面,国际中文教育硕士培养形成“三个结合”,即:专业课程学习与国际中文教育实践相结合、课内专业学习与学术交流相结合、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
二、专业概况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代码:045300)招生类别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基本修业年限为两年,学费为2万元/年。普通计划招生人数5人,统考录取时根据教育部最终下达的招生规模,综合考虑生源状况和学校学科发展需求进行调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人数至少1人。
本专业培养目标为造就有优良品德、宽广胸怀、崇高境界、深厚情怀、责任担当,有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教育创新理论实践素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知识结构,善于通过理论学习进行教学实践反思应用,有良好的中文教学、文化传播、跨文化协作能力和自主专业发展能力,同时发挥我校财经专业优势,储备一定的财经专业知识,胜任国内外国际岗位多种教学和管理任务的复合型、国际型、专业化高层次应用人才。
本专业采取“双导师”制度,即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打造“双师型”导师团队。同时,采用导师指导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学术能力。依托国内教学实践基地,以及国外友好学校、巴西伯南布哥孔子学院、希腊色萨利大学孔子学院等实践基地,选派研究生赴国内外实践基地从事汉语教学等工作,加强国际中文教学实践,提高其国际中文教学能力。
学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的课程学分,考核合格,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颁发硕士研究生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三、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要求所修学分不低于41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核心课程(18学分):学位公共课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语),学位核心课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第二语言习得、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与实践、中华文化与传播、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学术论文写作)。
模块拓展课程(至少8学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类(汉语要素与技能教学,汉语教材分析、编写与使用),中华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类(中外文化比较),教育与教学管理类(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财经专题类(财经专题),专业学术前沿。
实践训练(至少12学分):训练课程(教学调查与分析、教学测试与评估、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实践),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前沿系列讲座,劳动实践,就业指导,教学实习。
其他(至少3学分):人工智能系列课程,西方人文社科经典原著选读,第二外国语(日语、法语),向科学要答案——龙马学者讲思政,研究生体育,舞蹈鉴赏与实践,电影大师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课程体系供参考,以最终授课为准。
四、奖助体系
学校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此外,学校设有“科教融汇研究生学术新星孵化计划”以及“三助一辅”岗位。
五、毕业生就业
定向就业的拟录取考生须于正式录取前在我校规定时间内签订定向就业协议,未按要求签署者,取消录取资格或入学资格。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照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研究生按学校推荐、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就业主要包括四个方向:一是国内大中小学;二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三是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四是升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一步深造。
六、报名、网上确认、考试、体检及录取等相关事项详见《中央财经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网址:https://gs.cufe.edu.cn/info/1033/6495.htm
七、特别注意事项
(一)按照学校相关管理规定,超过基本修业年限的延期毕业硕士研究生须按照学校规定缴纳学费,不参加奖学金评定。
(二)2026年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将安排到学院南路、沙河校区学习和住宿。硕士研究生延期毕业期间学校原则上不安排住宿。
(三)有关报名、资格审查、初试、复试及录取的相关事项均在研究生院网站上公布,学校不再向考生寄发书面通知。其他注意事项参见《中央财经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八、相关网站与联系方式
研招网http://yz.chsi.com.cn 或 http://yz.chsi.cn
中央财经大学http://www.cufe.edu.cn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http://gs.cufe.edu.cn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http://sice.cufe.edu.cn
微信公众号: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务必关注)、留学中财大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咨询电话:010-62288166